?
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位于通州區宋莊鎮,為防洪及河道治理工程。本項目自2016年8月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至今已完成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工作,現將項目環評文件全本公示(見附件)。
一、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
建設地點:通州區宋莊鎮
建設單位:北京市水務工程建設與管理事務中心
治理范圍:通州與順義區界~新北關閘(宋莊蓄滯洪區工程范圍內的700m河段除外),治理河道總長度16.06km,其中主河道長度14.03km,支溝長度2.03km;
建設內容:(1)堤防工程:左、右岸堤防加高總長28.76km,其中左岸堤防加高長度為14.78km,右岸堤防加高長度為13.98km(含新建防洪墻635m);(2)巡河路工程:改建左、右岸巡河路長27.93km,其中改建左岸巡河路長14.98km,改建右岸巡河路長12.95km;(3)穿堤涵閘改造工程:改造穿堤涵、閘共29座,其中方涵17座,圓涵12座;(4)支溝防洪閘:新建小場溝防洪閘1座;(5)清淤工程:主槽清淤長度16.06km,平均清淤深度0.6m,清淤總方量92.6萬m3;(6)護砌工程:主槽坡腳護砌長度20 km,彎道護砌長度4.46km;(7)綠化工程:堤坡及主槽邊坡綠化共計61.56萬m2,其中地被綠化1.93萬m2,播草籽59.76萬m2,河道主槽和河道上口栽植水生植物1.78萬m2;(8)信息自動化:右岸鋪設光纖14.7km。
工程總投資69165.56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353.69萬元,占總投資的1.96%。
預計竣工時間:2018年7月
二、環境影響分析及防治措施
1、水環境
施工現場及生活區設置可移動免沖水環保廁所,廁所糞便定期清掏并由環衛部門負責統一清運至通州區糞便處理中心處置。施工場地設置沉淀池,施工生產廢水經集中收集并沉淀處理后可重新回用作為施工區生產用水或灑水抑塵。施工期不得隨意向沿線河流、水體傾倒、排放各種生活污水和施工廢水,不能在近水處堆放生活垃圾。采取相應措施后,施工期生活污水、生產廢水均得到合理處置與利用,不外排,對水環境影響較小。
運行期無廢水污染源,同時河道蓄水能力增加,防洪能力得以提高,底泥清除,水質明顯改善。
2、大氣環境
工程采取封閉式施工管理,設置工地圍擋,施工場地采取灑水、起塵物料用塑料布覆蓋等措施,強化管理措施,揚塵量將降低 50-70%,減輕揚塵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運輸汽車、施工機械等不得使用劣質燃料,對燃柴油的大型運輸車輛、推土機安裝尾氣凈化器,運輸車輛禁止超載。本工程河道清淤施工時間較短,清理的底泥在兩側河灘地晾曬降低含水率后外運。淤泥晾曬過程噴灑生物除臭劑,晾曬后及時清運處置,減少堆置地面的時間,并采用封閉車輛運輸,隨著河道清淤工程的結束,惡臭氣味將會消失。巡河路工程施工產生的瀝青煙的影響范圍為下風向60m,瀝青攤鋪采用機械化作業,速度較快,因此對環境的影響是短時的,隨著施工活動的結束,瀝青煙對空氣環境的影響也會在短時間內消除。采取各項措施后,施工期各類廢氣排放影響較小。
運行期無廢氣污染源,對大氣環境無影響。
3、聲環境
項目通過設置隔聲屏障、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禁止夜間施工后,施工噪聲對周圍敏感點的影響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功能區標準。
運行期對泵類設備采取消音、隔聲降噪措施,噪聲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
工程固體廢物主要是施工期的建筑垃圾、棄土、河道清淤底泥。建筑垃圾密閉堆放,收集后運輸至寨里建筑垃圾消納場處置;底泥質量較好,晾曬后與與棄土一同優先用于附近村莊填坑造地、首都環線高速通州段工程用土、北京城市副中心園林綠化工程用土等,剩余部分運至寨里建筑垃圾消納場處置。采取以上措施后,工程產生的固體廢物均能得到合理處置,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運行期河道攔污網攔截的浮渣、雜物由河道管理部門收集,委托當地環衛部門清運,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5、生態環境
工程建設會破壞占地范圍內的地表植被包括草本、喬木、灌木等,鏟除或伐移的植被均屬于常見植物物種,減少區域的生物量;但工程建成后,通過綠化及濕地的建設可補償施工期的生物量損失。工程施工將對影響范圍的常見動物產生輕微的短期影響,施工結束后影響將消失。建設期內,在無水土保持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區由于地表擾動可能會產生864t的流失量,如果處于自然侵蝕狀態下,工程區水土流失侵蝕量為57t,工程區內新增水土流失侵蝕量為807t。施工中采用表土剝離集中堆放并用圍擋防護和用防塵網遮蓋等臨時措施,施工完成后根據所在區域的立地條件選擇適宜的植物進行綠化,可以有效減少水土流失。施工期間將嚴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執行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河段水生生物較少,因此清淤過程對水生生態的影響較小。
河道兩岸綠化及綠化工程將改善區域生態系統,生物量的增加,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提高,將會提高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改善局地小氣候,增加景觀美感。
三、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公示期間,有關公眾及單位可采取發送信函、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與北京市水務工程建設與管理事務中心(建設單位)和北京中環博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環境影響評價單位)聯系,發表對項目及項目環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四、建設單位及其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北京市水務工程建設與管理事務中心
聯系人:李工????? 聯系電話:010-56695670
五、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及其聯系方式
環評機構名稱:北京中環博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紅軍營南路甲1號??? 郵政編碼:100012
聯系人:曹工??????? 聯系電話:010-64188350-488
電子郵箱:caosx@borhome.com
?
北京市朝陽區紅軍營南路甲1號